當掌聲疊加質疑聲,人形機器人“潛”景如何?
在中國這個大市場,人形機器人從未像如今這樣火爆,連已有千年歷史的上海龍華廟會近來也邀請了“新演員”——會唱歌的人形機器人到場,吸引圍觀者里三層外三層,讓今年的廟會變得格外“妙”。
4月10日至4月13日舉行的2025上海龍華廟會上,人形機器人吸引市民游客圍觀。中新社記者 鄭瑩瑩 攝
盡管近期知名投資人朱嘯虎稱退出多個具身智能項目,在業界一石激起千層浪,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形機器人在中國已經進入公眾視野,邁入產業賽道,其潛在的機會與挑戰被置于聚光燈之下。
松應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聶凱旋表示,美國希望制造業回流,但美國人民并不想“打螺絲”(形容從事簡單重復、枯燥乏味的工作),所以未來的競爭其實是機器人的競爭以及機器人帶來的制造業競爭。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大裝置事業群總裁楊帆認為,行業頭部投資人開始公開質疑行業當下的發展,這是好現象,因為只有直面這些質疑、經歷這些質疑、克服這些質疑,機器人才能邁上真正的產業階段。
庫帕思首席執行官黃海清認為,目前這一領域存在三個方面待突破:一、數據沒有很好地打通;二、成本還很高,限制了其普及;三、實際應用的場景還有限,人形機器人要像人一樣主動思考、適應多種環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日前在上海舉辦的一場科技企業技術交流日活動上,機器人硬件與大模型能力如何結合受到關注。中新社記者 鄭瑩瑩 攝
對于人形機器人的應用,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閆維新主張冷靜思考其在智能制造、服務、娛樂等方面是否有應用空間,是否能由易到難、逐步滿足一些工種的需求。他認為,在一些領域,人形機器人很有應用前景,比如,用它來替代人類從事高危工種。
誠如業界人士所言,科技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計算機一開始也是笨重的、昂貴的,也是歷經發展、幾經迭代,才得以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銀河通用合伙人、大模型負責人張直政看來,當大家開始討論“產業泡沫”時,其實意味著業界對技術的想象力和它的邊界產生了一些突破。
“我們要做的其實是從宏觀出發,結合微觀的產業應用需求,把技術真正落地下去,把對前沿科技的想象變成來到我們身邊的產品。”他說。(完)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當掌聲疊加質疑聲,人形機器人“潛”景如何?
- 戲曲藝術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杭州成立
- 浙江一季度用電量增長5.54%
- 成都發力首發經濟 鼓勵國際化品牌來蓉開店
- 以長期主義引領打造一流“經典產業” 五糧液參加第十四屆中...
- “公園省”貴州推出1000個文旅產業招商項目
- 鏈接國際頂尖街區 南京西路功能區將成品味上海的“活力磁場”
- 山西全民“等風來”:極端大風中的城市“攻防戰”
- 第31屆“五羊杯”全國象棋冠軍賽將在廣州文化公園舉行
- 四川成都:木香花、紫藤花形成“花瀑”扮靚小茶館
- 廣州“百年黃冑:把生活的感動講出來”紀念展吸引參觀者
- 百年燈塔點亮儀式在大鹿島舉行
- 航拍青海茫崖翡翠湖
- 杭州地鐵6號線開啟常態化快遞運輸
- 湖南汝城:“半條被子”映初心 鄉村振興闊步行
- 上海市中心百年老飯店變身“高端辦公+高端購物中心”復合體
- 青海坎布拉獲批世界地質公園稱號
- 西湖大學“西谷Ⅱ號”潛水器返回陸地 完成深海探測試驗
- 2025亞洲羽毛球錦標賽男單1/4決賽:陸光祖勝喬納坦
- 湖南東安科技助力春耕備耕 新農人玩出“新花樣”
- 全球最大“人造太陽”磁體系統“生命線”最大尺寸部件交付
- 安徽懷遠全面啟動春灌工作
- 放棄上千元利息取款投資 民警“攻心苦戰”喚醒騙局里的當事人
- “創·造未來——香港工業新時代”展覽體現香港工業轉型發展
- 西十高鐵西嶺隧道貫通
- 鄂臺同胞“窯州”共話陶藝傳承創新與合作
- 陜西壺口萬畝梨花競相綻放
- 甘肅定西:旱塬蔬菜“借”智“走南闖北”
- 武漢科研人員變花粉為環保吸附材料與生物塑料
- 山東濰坊:青少年學生舞臺炫“技” 展職教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