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刺繡邁向時尚T臺 歸真蝶變文化IP
褪去“土味”的東鄉族刺繡,從黃土高原邁向時尚T臺,刺繡產品也蝶變為龐大的文化IP,由小眾民族家用品變為年輕人眼中的潮流單品。
3月27日,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鎖南鎮城南社區刺繡樞紐內,東鄉刺繡走秀服飾展示。高展 攝
東鄉族自治縣位于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該縣的刺繡文化影響滋潤著每一位東鄉族女性。她們祖輩傳承刺繡手藝,女孩出嫁的嫁妝也由女孩及她們的女性親眷親手繡制。
“從前的繡品有鞋墊、床幃、枕巾,圖案是生活中常見的桃杏鬧春、鴛鴦戲水、蜂飛蝶舞,刺繡人數龐大。現在她們用刺繡點綴書簽、領帶、披肩、時尚女裝,思想更開放,想象力更豐富。”東鄉刺繡致富帶頭人馬簫簫5日向中新社記者講述了刺繡和當地女性攜手成長的故事。
馬簫簫介紹說,東鄉刺繡從沉寂鄉村,到創建企業發展為刺繡文化產業,再到被評為甘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獲批建設甘肅省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之后,在各級政府及政策扶持下,邁向時尚T臺;當地成立東鄉刺繡協會,打造東鄉刺繡樞紐基地,塑造“女匠十三秀”品牌,“云”建立原創圖案數據庫……發展勢如破竹。
3月27日,東鄉族自治縣鎖南鎮城南社區刺繡樞紐,繡娘們在刺繡。高展 攝
“先后10余位設計師為‘天才媽媽 x東鄉繡娘’提供創意支持,研發創新刺繡產品設計總計70多款,讓東鄉刺繡脫下‘土氣’,塵盡光生。”馬簫簫稱,通過這幾年的資源整合,“東鄉繡娘”勞務品牌已獲得了市場的一定知名度,趁著鄉村振興的東風迅速打開市場入口,不久后將出口東南亞市場。
“手工作品返璞歸真是趨勢。”從業多年的馬簫簫快速捕捉到行業變化,并鼓勵支持繡娘大膽創作,在繡品中釋放民族魅力。
圖為東鄉族繡品。高展 攝
日前記者走訪社區刺繡樞紐時看到,婦女們端坐在繡架前,目光凝視眼前的繡品,手指輕捻繡花針,在繡樣上快速來回穿梭。
“90后”東鄉族繡娘鄭麥麥“升職記”成為當地典型。她從農村婦女到社區刺繡樞紐主管,從月薪1000元(人民幣,下同)漲到5000元,兼顧家庭與事業,“刺繡改變了我的命運,挽救了我的家庭”。
“自2021年至今,刺繡培訓班培訓4500余名繡娘;幫助1000余名婦女居家就業增收,通過直播義賣、采購幫銷近24萬件刺繡產品。”東鄉族自治縣婦聯副主席喜娟介紹說,通過培訓,該縣邀請多名刺繡教師進行培訓和規劃,使東鄉繡娘技能、刺繡人才儲備、刺繡產品創新賦能都得到全面提升。(完)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東鄉刺繡邁向時尚T臺 歸真蝶變文化IP
- 金價回落 呼和浩特民眾選購金飾
- 河北遷西忍字口背桿:扛在腰間的百年傳承
- 魯迅童年樂園圈粉年輕人 “百草園踏春”走熱
- 包青團、放風箏……清明民俗活動你體驗了嗎?
- “鮮花經濟”規模達千億級 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與消費升級
- 清明假期 世界“最佳旅游鄉村”江西篁嶺古村引游客紛至沓來
- 清明節假期 呼和浩特民眾賞桃花
- 僑見海南自貿港:在“中國椰子之鄉”領略椰文化
- 盛啟在即!第二屆中國(杭州)食品電商博覽會,開創食品電商...
- 西藏首個航空口岸國際貨站通過驗收 將提升拉薩貢嘎國際機場...
- 民企奮進自貿港:“讓文昌雞香飄世界”
- 新角度“沉浸式”正義追兇 《烏云之上》播出
- 暴漲220%!這一市場,綻放!
- 航拍“中國最美鄉村”江西篁嶺 萬畝花海映春色
- 貴州務川舉行第十七屆仡佬族祭天朝祖祭祀大典
- 上海:街頭手風琴演出 激發文旅商體展聯動的消費活力
- “東方珠寶城”云南瑞麗:非洲翠成消費者新寵
- 八旬老人義務守墓二十載:守護中琉數百年友好記憶
- 東西問丨郭保平:唐太宗唯一存世石碑蘊藏著何種治國安邦思想?
- 安徽碭山黃河故道花果香 一棵梨樹掙三份錢
- 浙江農工黨幫扶記:荒山結出致富果 共富路上同心行
- 奧運冠軍體驗延安腰鼓 感受陜北風情
- “AI智能機器人科普展”廣州開展
- 廣州從化加快發展布局“空天經濟”
- 長三角鐵路4月5日預計發送旅客300萬人次 清明客流持續保持高位運行
- 湖北鶴峰:小小一粒“米”撬動富民大產業
- 清明節緬懷英烈 “鐫刻永恒·傳承紅色基因”公益活動在北京舉行
- 清明假期浙江舟山水上客運迎高峰 預計27萬旅客進出普陀山
- 吐魯番漢唐文物在吉林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