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美的“美麗陷阱”頻頻曝光 集中在返現誘導等八大領域
隨著顏值經濟概念不斷興起,近年來,互聯網醫美行業也煥發出勃勃生機。然而,整形日記造假、產品真假混用、非法手術造成難以挽回的身體傷害……野蠻生長之下,互聯網醫美行業的“美麗陷阱”也屢屢被曝光于公眾視野中,引發信任危機。
據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調查發現,互聯網醫美投訴主要集中在整形失敗、整形日記造假、使用“三無”產品、產品真假摻雜、無證行醫、返現誘導、“美容貸”實為高利貸以及售后問題這八大領域。互聯網醫美平臺中,新氧、更美兩家平臺受到消費者投訴較為集中,此外,悅美App、美團醫美等也涉及投訴案件。
“三無”藥品難監管,非法行醫引事故
近年來,醫療美容亂象屢見不鮮。非法行醫、無證診所、“三無”藥品等成為重災區,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互聯網醫美平臺。2019年7月,新氧就被媒體曝出銷售違禁藥品。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消費者反映深圳劉博士醫療美容門診部使用國產儀器冒充進口儀器,涉嫌虛假宣傳。
行業頻發醫療事故更是引發社會關注。據媒體報道,2021年7月,一名遼寧大連女性在進行整容豐胸手術期間,心臟驟停死在整容手術臺上;此后,河南南陽一女護士楊某在接受整形手術時意外身亡,經當地衛健委初步調查,涉事麻醉醫師未在涉事醫療機構注冊,屬違規執業。此外,使用違法藥物致使整容失敗、在正規醫院面診卻被推薦到非正規醫院進行手術造成難以修復的毀容、做光子嫩膚卻面部大面積燒傷……醫療美容事故層出不窮。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蒙慧欣認為,一直以來,看似繁榮的醫美行業背后都暗藏不少陷阱。一些互聯網醫美平臺利用消費者追求美的心理對消費者強勢“洗腦”,但卻在自身基礎設置上“大打折扣”,從藥品到醫生都存在隱憂。
“醫美行業的規范性、安全性至關重要,亂象橫生不僅會對平臺造成沖擊,更會使行業公信力遭受質疑。行業亂象毒瘤不除,未來發展舉步維艱。”蒙慧欣說。
返現誘導不返現,“美麗日記”不真實
在社交電商時代,平臺為有著相同需求的人搭建了分享和交流的樂園,但也成為虛假廣告的樂土。有消費者反映,在小紅書等平臺就發現有打著分享的幌子實為銷售美容儀、推薦非法整容項目等內容。
不止如此,不久前,新氧App在其開啟頁面以及首頁等位置推送寫日記拿現金的宣傳廣告,號稱砸入億元福利讓用戶發布醫美手術的前后對比照。然而,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卻有不少關于新氧活動造假、誘導發圖后不返現的投訴。
有消費者表示,App的日記返現補貼活動存在虛假信息、誘騙消費者寫日記等問題。平臺方會私下建群引導用戶寫日記,而億元現金補貼只是幌子,誘騙消費者刷日記得到補貼后,用戶提款前一天,其賬戶內補貼的所有錢全部被清空。該活動誘騙獲得大量用戶的下載量和注冊量。
蒙慧欣表示,通過返現等方式誘導用戶“寫”美麗日記,日記分享變成了和平臺合作的有償行為,這是對平臺內容生態的嚴重破壞。對于國內消費者而言,“個人體驗和心得分享”往往比商品廣告更具說服力,也因此,這種有償的商品推薦已經達到了廣告宣傳的效果。一些誠信度低、資質不合規的醫美商家通過這種方式得逞,卻給其他消費者“埋雷”。
蒙慧欣直言,App運營必須要遵循《網絡安全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尤其是傳播、傳輸內容必須合規,這是一條鮮明的“紅線”。
“美容貸”變高利貸,陷入其中難抽身
看過電視劇《掃黑風暴》的人一定會對劇中“美麗貸”“套路貸”的情節不陌生,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為整容而陷入美麗貸陷阱的人不在少數。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為了從昆明一家醫療美容機構獲得高額返款,黃某以需要招募網絡主播為名,將從網絡招聘到的三人帶到醫療美容機構,并誘騙對方在貸款平臺貸款。
實際上,不少美容App平臺會與金融借貸機構合作推出“美容貸”產品。一些有美容需求但沒有充足資金的消費者很容易在平臺誘導下選擇貸款,提前消費。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即便在后期消費過程中出現變故退款,也還需繼續還貸。此外,部分美容貸產品甚至暗藏貓膩,包含各式隱形收費和高額利率,消費者維權受阻。
黑貓投訴平臺上有不少關于“美容貸”的投訴,部分消費者反映稱經平臺洗腦性誘導貸款消費,有的借貸年利率超過36%,在后續還款中還被要求加利息,并收到大量騷擾電話。
“一些美容貸其實就是套路貸。如果消費者意識到自己遭遇套路貸,一定要及時維權,避免越陷越深。”蒙慧欣表示,消費者應理性對待貸款行為,合理規劃償還貸款金額。借貸平臺在向消費者提供借貸服務時,也應當以顯著方式向消費者明確貸款利率和各類形式的費用標準。
蒙慧欣坦言,互聯網醫美行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醫美行業與消費者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但存在的問題也很多,如信息虛假、違規經營、誘導消費等,這都直接關系到消費者對醫美平臺的信任度,甚至影響整個醫美行業。對于行業而言,整治行動依然任重道遠。如何提升服務能力,加強平臺監管力度,最大程度地保障消費者生命健康權益,才是醫美平臺最應關注的核心問題。(國際商報記者 劉旭穎)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五大上市險企披露前兩月保費 四家險企同比均增長
天津嚴打社保“代繳”“掛靠” 嚴重的將影響個人征信
分紅險投訴多發 直指夸大收益、退保面臨損失巨大等問題
排行
最近更新
- 互聯網醫美的“美麗陷阱”頻頻曝光 集中在返現誘導等八大領域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 辦法》《醫療器械...
- 3厘米魚刺刺穿腸道,醫生提醒:這些行為不可取!
- 甩手動作不要經常做,不好!
- 如何預防骨質疏松癥
- 弋江區醫保局:弛而不息改作風 用心用情抓信訪
- 是你嗎?超八成受訪青年感到困意還會繼續刷手機
- 是德科技助力香農通信驗證支持Open RAN的 5G 小型蜂窩基站性能
- 墜機事故現場搜救區域比核心區擴大超10倍
- 墨奇科技攜手浪潮信息共建元腦生態,加速 AI 產業化應用
- 純梁廠聯合研發生產運行報表查詢系統
- 超便宜的代購商品有多少真貨?專家建議強化監管規范代購行為
- 激光雷達在各行業應用更加普遍, 加速起跑后迎來全面發展
- 國家版權局:2021年全國著作權登記總量同比增長24.30%
- 吉林省:加快推動方艙隔離點和方艙醫院建設 全省新增房源4299間
- 太空看到的月亮有什么不同?空間站能把水燒開嗎?航天員的回...
- 重慶交巡警4月將組織車駕管上門服務26場次
- 全國鐵路4月8日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
- 記住了:凡是抖音、快手點贊、公眾號關注即可賺錢的都是詐騙!
- 女子千里迢迢去派出所“搭救”男友,誰知……
- 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綠色建筑——“十四五”,綠...
- 遠洋集團2021年營收上升14% 全年宣傳及市場推廣費同比上漲44.5%
- 降壓藥物中的“沙坦”,加了氫氯噻嗪后,有什么不一樣?
- 正畸醫生讓我打骨釘??別慌,這是正畸利器
- 香椿水煮了之后怎么吃
- 香椿用開水燙完之后怎么做
- 臺州溫嶺出現初篩陽性病例系謠言
- 將“假病歷”買賣者納入信用黑名單
-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全民行動 共享健康
- 《我是大醫生》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特別節目現場實驗
今日要聞
- 互聯網醫美的“美麗陷阱”頻頻曝光 集中在返現誘導等八大領域
- 墨奇科技攜手浪潮信息共建元腦生態,加速 AI 產業化應用
- 是德科技助力香農通信驗證支持Open RAN的 5G 小型蜂窩基站性能
- 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綠色建筑——“十四五”,綠色建筑這樣建
- 遠洋集團2021年營收上升14% 全年宣傳及市場推廣費同比上漲44.5%
- 激光雷達在各行業應用更加普遍, 加速起跑后迎來全面發展
- 田中貴金屬工業開發可通過更高的分散穩定性調制更高濃度的"金納米球殼粒子"
- 福建三明:助力戰“疫”,打好科技惠企“組合拳”
- 深圳外資企業迎來生產經營“加速度” 外資服務措施不斷創新
- 前兩月深圳進出口增長3.1% 民營企業成為外貿增長的“壓艙石”